书纵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602章 都是张准惹的祸!

刘宗周此言一出,兵部的两位尚书大人,顿时坐不住了。刘宗周的话不是指责他们失职吗?知情不报,那可是天大的死罪!要命的是,当初史可法的确是来找过他们,出示了张准提供的情报。当时他们两个根本不愿意采信,还以为是张准使用的阴谋诡计。

言辞间,两人还着实的讽刺了史可法一番,结果史可法愤怒的拂袖而去。现在刘宗周突然提出来,两位兵部尚书还真的感觉自己的脊梁骨有点发冷。万一崇祯追究,他俩都躲不过腰斩的命运。一时间,两人又急又慌,拼命的想着推卸责任的措辞。

梁廷栋率先说道:“起东,这只是传言,焉能轻易相信?兵部每天接到的信息,有几千几百样,有什么的都有。那些没有感觉,没有亲自调查过的情报,兵部是不会取信的。”

张凤翼接口说道:“张准本乃逆贼,不安好心。他的话,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都是在为他自己谋取私利。他送给朝廷的情报,会有什么好心?我们要是相信了,是要上当的。”

刘宗周冷冷的说道:“但是,鞑子南叩,这是事实。”

其实,刘宗周对于张准并没有什么好感。他的忠君思想同样是非常严重的。所谓“君子学以慎独,直从声外立根基”,“视听言动,一心也;这点心不存,则视听言动到处皆病,皆妄矣。若言视思明,听思聪,言思忠,动思敬,犹近支离。”是也。

张准炮轰南京城,目无王法,正好和刘宗周的思想相抵触。随后又不断的试图扩张势力,为此不惜和官军大动干戈,完全是逆贼的行为,刘宗周是非常厌恶的。尤其是张准推行的《均田令》,严重的侵犯到了刘宗周的利益,使得他对张准更加的反感。

作为江南大家,刘宗周家里的田地也非常多。借助自身的名气,还有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实力,刘宗周家族置办了大量的田地,浙江山阴县以及周围数县都以他的田地为主。可以说,在山阴及周边各县,他都是最大的地主。刘氏家族购置的良田,不会少于十万亩。

事实上,东林党的主要成员,家里都有大量的田地。如之前的叶向高,还有就在刘宗周身边的杨一鹏,两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两人家族置办的良田,都不会少于五万亩。张准的《均田令》,正好触犯到了他们最根本的利益。因此,对于打击张准,他们是不遗余力的。

扬州商会延迟到明年举行,其中就有刘宗周的推手。刘宗周是的确不想张准插手江南的事务。要是此人在江南商会上抛出什么骇人的言论,甚至是政策,将江南的大火点燃起来,事情就复杂了。要是江南发生动乱,张准趁机南下,横插一脚,后果会很严重。

问题是,张准的确请史可法提醒兵部,鞑子即将南下,让朝廷早做防备。史可法和杨一鹏等人交好,杨一鹏和刘宗周的关系也不错,自然就知道了。在均田令和鞑子之间,显然鞑子要更加的可恶一些。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感谢张准的。

要是兵部采信张准的提醒,早做准备,早早的调集勤王的军队,早早的准备粮草,甚至是早早的和张准取得联系,一起抗击鞑子的入寇,情况会像现在这样悲惨吗?刘宗周尽管很反感张准的均田令,很反感张准的逆贼行为,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张准的部队,的确很有战斗力。黄县三千九百九十九颗鞑子的首级就是明证。

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这样的首级数量,绝对算得上是天大的功劳了。不要说在崇祯年间,就是在洪武、永乐年间,这样的战功,都是可以封爵的。袁崇焕风头最盛的时候,斩首也只有几百级而已,而且没有见到真的首级,只是报送上来的数字而已。

单纯就战功而言,张准已经甩袁崇焕几条街。实实在在的鞑子首级,更是没有任何怀疑。要是朝廷给予张准爵位,相信没有任何人有异议。可惜,令人遗憾的是,张准和朝廷不是一条心,是试图推翻朝廷的逆贼,封爵自然就没有人提起了。

对比虎贲军的战斗力,明军实在羞于见人。刚刚通报的战况,简直是惨不忍睹。随着鞑子兵力的逐渐展开,整个明国北部,都是一片的狼烟,丧师失地,惨叫连连。

不但豪格和阿巴泰来了,阿济格也迫不及待的杀进来了。豪格和阿巴泰走古北口,阿济格从喜峰口杀出,巡关御史王肇坤拒战,兵败而死。崇祯急忙命令内臣李国辅守紫荆关、许进忠守倒马关、张元亨守龙泉关、崔良用守固关。随后,又命令成国公朱纯臣巡视边关。

但是,这一切,能够有多大的用处,刘宗周一点信心都没有。特别是刚才杨嗣昌提到王朴,让刘宗周更是忧虑。王朴此人,根本就是卖官鬻爵的典型,虚报战功,杀良冒功也是出了名的。居然让王朴来镇守昌平,刘宗周感觉昌平必定凶多吉少。

不过,原来的昌平总兵巢丕昌比王朴还不堪,将王朴调来,也算是加强了昌平的防务,因此,刘宗周就没有吭声。王朴这样的总兵,都被赋予了重任,可想而知,九边的统帅已经堕落到什么样的地步。指望他们和鞑子交战,并且取得胜利,刘宗周觉得还不如崇祯亲征来的保险一点。

梁廷栋继续狡辩说道:“张准送来的情报,据说是其潜藏在沈阳的探子发出,其实真伪不知。他哪里来的探子在沈阳潜伏?一切都不过是他的推测而已。万一采信他的情报,我等大量调兵边关,张逆乘机攻打京师,却又如何?”

张凤翼立刻接口说道:“正是!若是张逆的调虎离山之计,那又如何?起东你这样说,岂不是要陷皇上于险境?虽然是同僚一场,我不得不怀疑你是不是在为张逆说话!张慎言这个逆贼,竟然投靠了张准,有此先例,我有必要提醒你,不要误入歧途!”

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刘宗周自然不能继续抗辩,便换了语气说道:“就算不能完全采信,也应该提醒边关警惕。鞑子入寇,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边关只要能够抗击三两天,援军就能够到达。但是,古北口一个时辰就丢了,喜峰口半个时辰就丢了,密云只守了不到两个时辰,怀柔只守了半天,就全部丢掉了。鞑子的前锋,就这么强大?我看还是我们自己准备不充分,大意失荆州了。”

得,这话立刻刺激到高起潜了。

刘宗周刚才提到的地名,都在蓟镇的管辖范围之内,守军这么快就败亡,高起潜作为辽东的监军,难辞其咎。高起潜对刘宗周可没有什么好感,对东林党一系的人都没有好感。明朝的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斗得非常的厉害,天启、崇祯年间更是如此,双方一直纠缠到明朝的灭亡。

高起潜尖声的说道:“刘侍郎此言差矣,边关早作准备。只是鞑子势大,抵挡不住而已。密云后卫只有三千余人,城墙高不足三丈,鞑子使用人梯就能够爬上来。我等多次申请钱粮加高加固城墙,皇上也批准了,结果户部总是说,没有钱粮,没有钱粮,这不是漕运误事吗?”

“诸公都知道,鞑子强在野战,弱在攻城。要是我军能够在密云后卫修筑锦州一样的城防,鞑子哪里能够进来?要说责任重大,窃以为,漕运总督的责任最大!边军将士一致要求,请斩漕运总督以振士气!”

好吧,大火又开始烧向杨一鹏了。

他这个漕运总督,掌管南方的钱粮输送,的确是北国的命脉所在。京师周围,辽东、蓟镇、宣府等地的明军,所有的后勤补给,都要依靠漕运解决。加固城防的确需要大量的钱粮,额外的消耗非常大。可想而知,一旦漕运接济不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杨一鹏也是挺郁闷的,平时河道好好的,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偏偏今年河道出现一点小问题,鞑子马上就南下。在这个节骨眼上,小问题被无限的放大,还真是要命。但是杨一鹏也不是常人,推卸责任的本事,那也是非常厉害的。

只见他挺直身躯,神态恭谨的说道:“在座诸公,昆岑才疏学浅,倒要问问,那张准不过是两府之地,有多少的钱粮?有多少的人马?为什么他就能消灭鞑子?我军兵力是他的十倍,钱粮是他的十倍,为什么就无法抗击鞑子?”

这位漕运总督外表恭谨,面带微笑,看似人畜无害,实质上却是字字诛心,句句杀人。在座的都是聪明透顶之人,他话里的意思,谁听不出来?这是直接在打辽东军团和宣大军团的脸,冒头直指高起潜和王坤等人。他们钱粮比张准多,兵力比张准多,战绩却完全不如张准,这不是废物是什么?

事实上,几千的鞑子,打一个小小的黄县都打不下来,还被张准消灭了那么多人,斩首几千级。偏偏同样兵力的鞑子,打九边的重镇,却是易如反掌。鞑子一路南下,可谓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这不是在打九边统帅的脸吗?

果然,杨一鹏此言一出,辽东、宣大两大军事集团的人都坐不住了。本来,张准在黄县取得的战斗胜利,就让两大军事集团的统帅很没有面子,正在拼命的美化自己呢。没想到,杨一鹏好死不死的,居然又提出来说。要是让他继续说下去,那还得了?

杨嗣昌率先反击,悻悻的说道:“张逆一小贼,不过是乘鞑子不备,占了一点小便宜而已。而鞑子对我们却是高度重视,重兵云集,岂可同日而语?奴酋多尔衮和多铎统帅的正白旗和镶白旗,都是下五旗,旗中的大部分精锐,都被黄台吉抽调。这次南下的,乃是黄台吉的长子豪格,统帅的乃是强力的镶黄旗,两者不具备可比性。”

刘宗周反驳说道:“奴酋阿济格统帅的正红旗,战斗力还不如正白旗和镶白旗,为什么能从喜峰口如此迅速的杀入?难道正红旗也是上三旗之一吗?难道从喜峰口杀入的不是正红旗鞑子?”

杨嗣昌顿时语塞。

梁廷栋接口说道:“昆岑,你说错了。并不是说鞑子的哪个旗战斗力强,而是鞑子的总体实力,都在我军之上。我军在前线,长期和鞑子对峙,鞑子对我们的底细非常清楚,我军无机可乘。张逆不同。鞑子根本不知道张逆的存在,一不小心就吃了大亏,纯粹是运气使然而已!”

张凤翼马上接口说道:“就是!我军在前线和鞑子一直处于对峙状态,根本没有偷袭的机会。如果我们有黄县那样的机会,同样可以斩首几千级鞑子,说不定可以将进入山东的鞑子都全歼呢!”

刘宗周冷冷的说道:“站着说话不腰疼!还全歼鞑子呢!既然双方处于对峙状态,为什么鞑子会有偷袭的机会?为什么鞑子可以偷袭,你们却不可以偷袭?”

这话太尖锐了,高起潜顿时恼羞成怒,指着刘宗周的鼻子骂道:“鞑子有多少骑兵?我们才有多少骑兵?没有足够的骑兵,如何偷袭鞑子?你这个老匹夫,根本不懂得军事,兀自在这里指手画脚!前线的情况,你知道多少?你就一味的帮逆贼说话,我怀疑你是张逆派驻在朝廷的内奸!我要提请皇上诛你九族!”

这位辽东的监军,是真的跳脚了。他今晚被崇祯狠狠的修理了一番,内心已经非常的不爽,正寻找地方发泄自己的不满呢。结果,刘宗周刚好撞到枪口来了。高起潜觉得今晚的一切,都是因为张准带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没有预计到鞑子即将发起的入寇,而张准偏偏预测到了。刘宗周现在咬定这个事实,他不上蹿下跳才怪。

书纵小说推荐阅读: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大秦:开局召唤杀神白起【完结】王爷,没空跟你搞绯闻:此妃不寻常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穿越南宋当皇帝仙人只想躺着十三皇子在北宋的逍遥日子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三国:我有移动商店!穿越成为大乾五皇子一把砍刀平大唐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玄提刑官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南明大丈夫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三国之公孙大帝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张良!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时空医缘:大唐传奇武英殿盛唐血刃神机军师刘伯温之六魂葬法征伐天下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九龙夺嫡被逼嫁深山,开荒种田过红火日子明朝的现代化改造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紫塞秋风绑定八卦系统,我成最强锦衣卫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开局直播曹阿瞒大战董肥肥特种兵:开局打脸狗头老高!我和李白是同学北宋之天生反贼开局被嘲讽,我直接杀成异性王秦末,兵锋席卷九天十地大乾:帝国独裁者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生子当如孙仲谋开局亲兵背刺?反手召唤高宠赵云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
书纵小说搜藏榜: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犁汉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我曾活在靖难晋末的卯金刀永乐大帝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魔妃太难追贞观合伙人善良的宇智波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疯狂的三国横扫天下的拓跋王骑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离石游记三国之醉卧美人膝天娇绝宠,悍妃戏冷王抗战从周卫国开始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史上最强汉天子女帝家的咸鱼皇子烽火奇侠传谍战剧中身份太多怎么办扶蜀巡视大宋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我只想做个昏君末世女王修仙记赘婿之最强王者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你攻我容(GL)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乱世情缘学名张好古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特种兵明末做皇帝西游:贫僧又破戒了我岳父是朱元璋冲喜傻妃的攻略手札妖孽夫,桃花妻刀尖之上鬼王倾妃:带着淘宝来穿越唐朝九千岁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穿越水浒,开局大战葡萄架大唐最强长子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
书纵小说最新小说: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