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纵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任弘只是来进言献策的,该他说的话说完,便只能走了,最后的决策之权,还是得交给中朝的八个人。

“这后生。”

在任弘告退后,左冯翊田广明指着门外哑然失笑:“先前分明在好好讲道理谈利益,怎么忽然说出寇能置我亦能置这种话来。匈奴有,大汉也必须有,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还有什么好谈的,这不是撒泼么。”

前将军韩增也笑道:“但西安侯说得有道理啊,大汉若想在西域与匈奴角逐,势必要面对右贤王、日逐王,彼辈能以僮仆都尉调用车师、焉耆、山国之兵马粮草,故而常能以众凌寡,正如任弘所言,岂有作战前反将自己手缚住的道理?匈奴有僮仆都尉,大汉也得有西域都护府与之争夺西域诸邦。”

太仆杜延年却摇头:“大将军,我以为没有必要设什么都护府,匈奴自十年前起已然削弱,内部纷争不断,近几年来数次入塞侵犯,却都被汉军击溃。更何况西域诸邦兵弱人少,于汉匈争战不过是杯水车薪,重点在于乌孙,经营西域的重中之重,在于拉拢乌孙。”

霍光持刑罚严,而杜延年辅之以宽,论议持平,合和朝廷,正是他首倡了盐铁之议,除了帮助大将军打败桑弘羊外,也存了让天下恢复文景之世的想法。

尽管杜延年内心是反对战争的,但能进到这间屋子的人都清楚,延续汉武之业,完成对匈奴的最后胜利,这是大将军之愿,开拓西域断匈奴右臂也是大将军定好的策略。

若谁犯了糊涂,如外面的贤良文学一般支持和亲休战,恐怕第二天就会被撤掉加官,踢出中朝。

所以现在他们争论的,只是程度的问题:对西域,究竟是一次性利用,还是设置机构长期管辖。

如今赞同设都护府的只有韩增一人,反对者却有范明友、田广明、杜延年三人。

这时候,另一个声音却响了起来:“西安侯奏疏中不也说了么,西域都护府若能设置,除了控制南北道外,还可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

却是大司农田延年,他早已按捺不住,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左冯翊言,不能重蹈当年设益州郡,却给天下带来负担的覆辙。但下吏以为,西域确实不同于西南夷,若能控制南北道,或许真有利可图。”

“西域是贫瘠广袤不假,也距离长安遥远,但它却有一点大汉所有郡国都没有的利好!那便是通外国!”

田延年道:“当年孝武之所以设益州郡,其实也是为了寻找从蜀郡通往身毒的道路,可派去的使者要么被昆明所阻,要么迷失在莽莽山林中。”

“而西域,却是博望侯早就凿空探明的道路,可沟通葱岭以西外国。”

和他同名的太仆杜延年摇头:“通外国又如何?孝武时纵征大宛,遣使诸国,给大汉带来了好处?无非是西极、汗血各种骏马充满了黄门;大象、狮子、胡犬、鸵鸟等珍禽异兽成群游食于苑囿。”

“那是孝武皇帝时的大司农桑弘羊愚蠢,只为求得珍怪讨好先帝,却不明真正的利好所在。”

田延年给众人算了一笔账:“我乃大司农,有劝课农桑之责,经过文景孝武百年倡导,如今关中几乎是家家有桑,户户养蚕,丝帛之价,已经很便宜了。过去是老人才能穿上丝衣,富人也着麻枲之服。可如今,却是富者穿缛绣罗纨,中人之家着素绨冰锦,一般的文缯薄织,坊市中根本没人买。”

“可就是这样的文缯薄织,却深受西域胡人喜爱,绿洲城郭就不说了,竟直接以汉之丝绸为钱币。又有粟特商贾聚集在玉门关以西,日夜求购绸帛,运到葱岭以西转卖给安息、大宛,其价数十倍于关中!”

“若是设了西域都护府,南北道畅通无阻,关中多余的丝帛,便可运到玉门、阳关去高价卖与胡商!”

杜延年打断了他的话:“关中丝帛虽多,却尤有不少贫民衣不蔽体……”

田延年却哈哈大笑起来:“太仆啊太仆,丝绸价再贱,还能比葛麻便宜不成?买一匹丝衣的钱,够置办三五件粗麻布衣了。再者,彼辈在田地里耕作劳碌,哪舍得穿绣衣磨损弄污。”

“如今的情形是,关中丝已过多,尤其是少府织室,仓库中丝帛堆积如山,不少因为放了太多年,都快朽坏了。你说是如流水般当做赏赐送给蛮夷君长、诸侯列侯好呢?还是贾与胡商,为朝廷换来黄金好呢?”

汉代的黄金是朝廷规定的上币,一斤黄金能换一万钱,是真正的硬通货。每年最大的开销就是赏赐给王侯功臣,动辄数百斤。铜钱没了可以再铸,但黄金来源有限,只能从几处金矿里挖,丽水中淘。

不过任弘在奏疏的附文里,却提供了另一条黄金的渠道,他描述了葱岭以西外国如安息、大夏、条支是如何黄金成山,其货币皆以金银铸造,正面是其国王的面孔。

作为管理财政的大司农,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田延年心动了。

更何况,他昨日还收到了苏武和任弘合写的一封信,苏武早就猜到此事会在中朝集议,在他引荐下,任弘希望能得到田延年的支持,作为交换,愿给田延年一项大利好……

若非如此,无利不起早的田延年可不会据理力争。

至此,厅堂中众人皆已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只剩下赵充国了。

霍光目光看向后将军,赵充国也终于将奏疏连同附文看完了,颔首道:”十分详尽,若非知道这任弘才二十余,我必以为这奏疏是一个五旬老吏写的。”

那附文是任弘细心为内朝诸公提供的资料,他提前写好的西域诸邦位置、远近、估量的户口数,以及可以征召的胜兵数目。

这一点是赵充国十分欣赏的,他打仗有个特点,那就是提前算好士卒牛马用兵所需的粮谷、盐、茭藁,每日巡视仓禀,检查所剩数量,要求粮官的上报必须精确到个位数。

因为赵充国绝非那种莽一波的大将,作战方式与秦时王翦颇似,越老就越沉稳。

赵充国已经出了抉择,缓缓说起自己的看法:

“一名汉兵从敦煌城到楼兰去,要走一个月,耗米一石四斗,自己决计是扛不动的,得让马匹驮负,如此又要加上八石麦豆,没办法,沿途鲜少牧草,畜生胃口却大。如此一来,千里之路,一千军队和马匹,就要消耗一万石粮,这还不算沿途物故人畜损失。”

“若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人力便能从西域诸邦调拨,过去发兵一千人才能抵御匈奴侵犯,或许征召两千西域兵便解决了,如此便能省一万多石粮食。”

“如此百利而无一害的举措,老朽不明白,为何还要争这么久,昔日孝武皇帝设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时,朝堂上可没这么多牢骚。”

这话让反对的三人有些难堪,赵充国却不管他们,继续道:“当然,经营西域的重中之重,还是屯田。去岁匈奴击渠犁围铁门,就是乘我屯田未成。只要渠犁、轮台、它乾屯粮有十万石粮食,匈奴便对西域无计可施。”

对于设置西域都护府的利弊,除了张安世一如往常那样不发表意见外,中朝诸人已经在军事、经济、政治上都讨论完了,支持与反对,竟是三比三,只等霍光做出最后的决断。

霍光至今未发一言,目光扫在任弘奏疏的最后一句上,这是他最在意的一句话。

“九译之地羁縻为属国,辖于汉官,足以大贺,告于先帝!”

继先帝之业,完成孝武皇帝来不及做完的事,此乃霍光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是啊,曾作为尚书事孝武皇帝二十年的霍光,亲手接过那幅《周公负成王图》的霍光,是最清楚这场汉匈战争本质的人!

太初四年时,孝武皇帝力排众议,决定重新对匈奴用兵时,给出了这样的理由:“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

雪耻、复仇,灭匈奴以全武功,这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下,是先帝不能为众人道哉的目的。

“关西是大汉的根基,而关西需要这场战争!”

函谷关以西本为故秦地,民俗尚武而少文。而与之对应的关东之地,文化较之关西发达。故有“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之谣谚。

在孝武皇帝前,关东关西的对峙是很严重的,高皇帝留下的功勋贵族集中于关西,最后一位开国功臣申屠嘉执政到了孝景年间。而关东则为诸侯王所据,关东士人聚集在吴王、梁王、淮南王身边,隐隐与中央对抗。

可到了孝武时,诸侯国已削弱,开国的军功列侯也彻底衰败。大量关东士人为了前途,纷纷涌入长安,跻身朝堂。当时的文武名臣中,七成皆来自关东,加上表彰六经,以孝廉取士,连长安的中层官吏,也渐渐多了些关东口音。

关西的六郡良家子在六经上哪里玩得过关东人,他们从小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普遍认可的是驰骋沙场,立功边疆。若非对匈奴的战争让大量关西良家子跻身庙堂,他们恐怕早就被边缘化了。

在霍光看来,武帝朝的历次争执,不止是战和之争,枝干之争,也是地域之争,东西之争。

孝武皇帝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深知关中乃是大汉根基,除了迁徙关东豪强入居五陵,使之沾染关西风俗外,还将函谷关东移,把黄河以东的太原河东上党纳入关中——三郡风气与关西颇似,而霍光便是河东人。

又给六郡良家子照顾,容许他们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

不过轮台诏后十余年来,东盛西衰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了,关东士人的声音越来越强,最终在盐铁会议上得到了总爆发,将他们对盐铁的愤怒都宣泄在桑弘羊身上,气得桑弘羊的助手丞相史痛斥贤良文学:

“世人有言鄙儒不如都士,文学皆出山东,希涉大论!”

虽然靠这群关东人打倒了桑弘羊,但霍光却在事后,维持关东盐铁专卖不变,却取消了关西的盐铁专卖!

霍光扶持关西,打压关东的态度,至此已昭然若揭。

这是为了维持大汉东西方的平衡,关东文化鼎盛,人口繁多,然太过尚文,必须以关西的尚武之风加以压制。

西风,必须压倒东风!

继承孝武遗志,重新开始对匈奴的战争,是让关西诸郡复振,继续把持朝堂话语权的唯一办法!

所以霍光心中,支持一切对巩固关西有利的提议,在河西置四郡如此,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亦如此。

更何况,控制西域,这是孝武皇帝时曾梦想却未能做到的事,而霍光执政之时,却在那设都护府管辖了。

这岂不就像是周公辅政成王,残灭东夷,完成了周武王都未能完成的事业?

霍光需要政绩,来证明自己辅政十余年的成果,想要在内政德治上叫关东儒生们满意是不可能的。开疆拓土,夺取西域反而更简单,足以让长安人欢呼雀跃,叫关西六郡良家子得到功勋好处,紧紧环绕在自己身边!

“不必再议了,我会将奏疏上表天子,请立西域都护府,都护南北道,并督察乌孙、大宛、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

霍光此言一出,即便杜延年、田广明、范明友仍有疑议,却都得收起来,与其他人一样,恭恭敬敬地朝霍光长拜。

“唯大将军之命是从!”

……

谈了数个时辰的尚书台集议结束了,田延年离开未央宫后,却将一封信塞给自己的亲信。

“去告诉典属国苏公和西安侯,事成矣!”

“西安侯在给我的书信中说,开春前,会给我一种让犁田效率高上许多的新型犁,我在集议中支持设都护府之论,请他也信守承诺!”

……

PS:晚上还有两章。

书纵小说推荐阅读: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大秦:开局召唤杀神白起【完结】王爷,没空跟你搞绯闻:此妃不寻常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穿越南宋当皇帝仙人只想躺着十三皇子在北宋的逍遥日子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三国:我有移动商店!穿越成为大乾五皇子一把砍刀平大唐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玄提刑官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南明大丈夫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三国之公孙大帝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张良!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时空医缘:大唐传奇武英殿盛唐血刃神机军师刘伯温之六魂葬法征伐天下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九龙夺嫡被逼嫁深山,开荒种田过红火日子明朝的现代化改造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紫塞秋风绑定八卦系统,我成最强锦衣卫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开局直播曹阿瞒大战董肥肥特种兵:开局打脸狗头老高!我和李白是同学北宋之天生反贼开局被嘲讽,我直接杀成异性王秦末,兵锋席卷九天十地大乾:帝国独裁者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生子当如孙仲谋开局亲兵背刺?反手召唤高宠赵云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
书纵小说搜藏榜: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犁汉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我曾活在靖难晋末的卯金刀永乐大帝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魔妃太难追贞观合伙人善良的宇智波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疯狂的三国横扫天下的拓跋王骑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离石游记三国之醉卧美人膝天娇绝宠,悍妃戏冷王抗战从周卫国开始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史上最强汉天子女帝家的咸鱼皇子烽火奇侠传谍战剧中身份太多怎么办扶蜀巡视大宋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我只想做个昏君末世女王修仙记赘婿之最强王者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你攻我容(GL)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乱世情缘学名张好古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特种兵明末做皇帝西游:贫僧又破戒了我岳父是朱元璋冲喜傻妃的攻略手札妖孽夫,桃花妻刀尖之上鬼王倾妃:带着淘宝来穿越唐朝九千岁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穿越水浒,开局大战葡萄架大唐最强长子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
书纵小说最新小说: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