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进行时……
转眼过了三天。
大部分洪水已经退去,只有一些低洼地还存有一些积水。
曾经的田野和城镇一片狼藉,一场洪水带走了泥沙,带走了花草树木,也带走了生机和活力,田野中不时能见到人和动物的尸体,好像一切污秽的东西都在腐烂,到处散发着一股潮湿和腥臭味。
就在这时,赈灾大部队终于到了。
裴如海,这个赈灾大使到了。
青四和红锦也到了。
凌骁的已经完全脱离危险,晁冷也不用时时刻刻都守着他了。
她抽空到城外去给灾民看病。
凌骁不想躺在床上,想要带病工作。
“我一个人待着好无聊……”凌骁眼巴巴地看着她,抬了抬自己的双腿,表示他受伤的不是腿,完全可以出去。
“不行,刚能喘上气,就要去工作,你不要命了。”
他因肺叶受伤,喘气都疼,前两天连呼吸都困难,今天刚好一点,就待不住了。
“你这伤啊,至少还得养半个月。”
“要不,你带着我。”
他的意思是用空间带他。
这几天,他的家将经常来看他,所以白天大多都是待在外面的,只有晚上晁冷才会把他带进空间泡溪水。
“我带着你倒没问题,可是别人发现你不见了怎么办?”
“就说我在睡觉,任何人不见。”
行吧,谁叫他是因为她受伤的呢。
眼巴巴的模样,让她狠不下心拒绝呢。
把凌骁装进空间里,出城去给灾民看病。
这两天,闵珩做了不少工作。
因刺杀事件,卫州官场被清洗一遍。
受伤的灾民也都被集中起来了。
别看凌骁带来两千人,人手还是严重不足,毕竟受灾的有十余县。
闵珩忙得几乎整夜都不睡觉,晁冷只能让他每晚抽空进空间休息一会。
好在裴如海来了,加上八百亲卫军,负担稍微减轻一些了。
但是医护人员,实在是太缺了。
因为患病的灾民太多了,有三分之一的灾民患了痢疾。
裴如海带来五个御医,加上武英和宋大夫组织的十个民间大夫,也不过才十五个人。
十个民间大夫,都是之前跟她去过南越的,对于治灾救瘟很有经验,而御医就差了点意思。
毕竟御医们养尊处优,平常都是给贵人看病,相对来说也比较清闲,对于又脏又乱的灾民,难免不够吃苦耐劳。
外出公干对御医来说是件苦差事,几乎没有自愿过来的,这一路上舟车劳顿,已经是精力不济,到了地方之后,他们本想歇一天的,谁想到那十个民间大夫很积极,一来就要投入工作。
他们要歇一天这话,就说不出口。
只能跟着出来干活,要不然面子上实在不好看。
晁冷也在给病人看病。
病人实在太多了,只要在一个地方看病,就别想挪窝了。
看诊,问诊,开方子,熬药……红锦和青四一直给她打下手,都忙不过来。
过了晌午,天气又闷又热,晁冷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主子,你进帐子歇一歇,吃点饭吧。”红锦劝道。
“等我把这两个病人看完。”
红锦有点心疼自家主子,刚想再劝,过来两个小孩。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男孩看着她欲言又止。
晁冷看完手头的病人,抬头问他,“你哪里不舒服?”
“见过郎君!”小孩规规矩矩地冲她施了一礼,“我没有哪里不舒服。”
这孩子小小年纪,还怪懂礼数的,看样子应该是读过书的。
“哦,那你有事?”
“我叫怀瑾,我是看郎君太忙了,就想和妹妹过来帮帮忙,不知有没有什么我能做的?”
晁冷看了看,这俩小孩,说话这小男孩也不过十岁,他的妹妹看起来也就八岁模样。
这么大点的小孩,能做什么?
但这态度值得夸奖,这边的灾民,很多人喊干活都不愿意,更别提主动了。
这俩小孩真让她刮目相看。
“你们为何要来帮忙?”
“感谢郎君的救命之恩,那天,要不是你和另一个郎君从树上救了我俩,我和妹妹就没命了。”
啊,晁冷一下子想起来了,那天刚到卫州,在双桥镇的一棵树上救下两个小孩。
知恩图报,真是俩好孩子。
晁冷抬手摸了摸他的脑袋,怀瑾的脸一下子红了。
晁冷勾唇,这年代,小孩都早熟。
恐怕这小孩觉得他十岁的年纪已是大人了。
“既然你想帮忙,你觉得你能做什么?”
“可以帮忙收拾药材,也可以帮忙煎药,干些杂活也可以。”
“你认识药材?”
怀瑾点头,“识得,曾背过医书。”
“哦,你家里有人从医?”
“没有,只是我比较感兴趣。”
“那行,那你俩就跟着帮忙吧,”她指了指红锦,“你就跟着这个姐姐,由她给你们安排工作。”
“是。”两个小孩显然很高兴能帮上忙,高高兴兴地跟着红锦去了。
看着两个孩子的背影,晁冷也很高兴,这俩小孩回京的时候她要拐走。
下午,御医们要撑不住了。
本来熬药是药童的事,可现在这工作已经被御医抢了。
毕竟熬药比诊病要轻松一些。
年纪大一点的许御医,站起来捶了捶老腰,感觉再干下去,灾民没挂,他就要挂了。
看了看依然在忙碌的晁冷和民间大夫,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这些人也太能干了,难道都是不知道累的驴么。”
几日下来,御医们叫苦连天,自从来了灾区,几乎就没停下过,每天都是在看病,抓药,熬药中度过的。
天气又热,每天被汗味、臭味和药味熏陶,头晕脑胀,苦不堪言。
为了避免出现瘟疫,尽快把病患治好,这些大夫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御医们不是不想睡,可是病患在那儿受罪,你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不管吗?
不能够啊。
毕竟他们是大夫。
更何况还有一帮子打了鸡血的。
五个御医累倒了三个。
晁冷不禁摇头,这些御医也太娇气了。
同时也深深觉得医护人员太缺少了。
这个时代,没有医学校,没有系统的培养人才,大夫都是极为珍贵的。
在城里也贴了告示,但过来的大夫没几个。
受到怀瑾小朋友的启发,红锦在灾民中招收医护帮手,考虑到劳动量,要求身体健康,年轻人优先。
“女的可以帮忙吗?”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跑过来问。
“可以可以。”
“那我可以跟着学医吗?”
晁冷在旁边听见,不禁抬头看了那小姑娘一眼。
这年头敢主动的女孩子不多见,想学医的就更少了。
也许是时候,创办个医学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