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琼州岛火箭发射基地内,1千多名大明航天局的工程师在基地内准备着将大明第一枚长城运载火箭送上太空。
只见基地的仓库内,一枚巨型的火箭正安然的躺在一个平板轨道车上。
在火箭的旁边有十几名工程师在仔细的检查着火箭的串联线路,这些工程师检查的格外仔细,他们也想长城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就能够成功。
这枚火箭弹的外形几乎和大明长城洲际导弹一模一样,只是将弹头换成了卫星,并且加装了一些隔热材料和整流罩。
“组长,火箭的状态良好,随时可以发射!”
一名工程师小跑到钱万林的身旁说道。
“恩,让运输小组把火箭拉到发射架上准备发射吧!”
钱万林看了一眼躺在下面的火箭,这个长城运载火箭是他们航天人的心血,也是无数天龙人想要探求星海的梦想。
早在先秦时代,这片土地上的古人就早已经记录下了星体的运动,观测到了宇宙不只有一颗星球。
到了前明时期,万户更是乘坐着自制火箭想要飞上太空探求星河的奥秘。
今天的大明终于要完成无数先人的梦想,替他们揭开这浩瀚宇宙的真实面容,探求星河的奥秘。
这也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堪比盘古开天辟地,是整个人类历史上值得被写入史册的 大事情。
航天局的工作人员一个个也是喜极而泣,他们的部门成立了几十年,一直没有什么震撼人心的成果,以至于被人调侃他们只是一群会花钱的科学家,没有一点实际的用处。
如今长城1号运载火箭即将升空,他们也将迎来一个血洗耻辱的时刻。
“小心点!不要把火箭磕碰了。”
“拖车的速度慢一点,不要那么快,不要将火箭里面的陀螺仪弄坏了。”
“好好好,还有200米的距离就能把火箭送到发射台上了。”
在平板轨道运输车上,工程师们小心翼翼的将火箭的尾部扣在了火箭发射台的固定架上,随着火箭成功的被送到了发射台上,众人也是松了一口气。
负责操控火箭发射架的工程师按动了一个按钮,只见长城1号运载火箭缓缓的从平躺的状态变成了竖着的状态。
此时已是1839年1月7日下午7点钟了,琼州岛晚霞格外的美丽,当然火箭也是格外的美丽。
这些平时不会给女人们拍照的男工程师们一个个拿着胶卷相机给他们心爱的火箭来了一个全方位的拍摄。
那真是一个比一个照的霸气,一个比一个照的好看。
照片里的火箭好像有100多米一样,十分的唬人。
坐在火箭发射室里的钱万林有些忐忑不安,他不知道这次的发射结果会怎么样,按照他的设计,这枚火箭在发射后会经过10分钟的时间穿越万林线(卡门线)。
这条万林线距离地面大约是100公里,是大气层和外太空的分界线,抵达了这里就已经可以看出星球的样貌。
不过大明航天局并不仅仅局限于把卫星送到距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他们的目标是把卫星送到距离地面8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
当然这些都是假设,基于星球是个原型的理论,钱万林作为航天航空的带头人,他也听过不少的传说,说星球其实是个圆盘,人类的天空有不可逾越的屏障——穹顶!
没有送卫星上天拍照的众人也不确定这个传说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作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钱万林非常确信外面的世界非常的热闹,根据概率学,外面的星球上也必然存在类似于人类的生物,哪怕是有千万分之一的概率。
天文观察台的工作人员甚至能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到有些星星非常的奇特,它们总是不定时的闪烁,就好像一个人造的灯泡一样会通过触碰开关而开启或者关闭。
钱万林甚至听一名年纪非常老的观星官跟他说有一颗非常古老的星星在几年前突然消失不见了,这是一颗从古至今都能被看见的星星,它的突然消失让年老的观星官十分的担忧,他猜测这颗星星是被什么怪物给吃了。
这些听起来相当魔幻的话钱万林也就是当个民间故事听听,他不否认宇宙中可能有其他文明的存在,但他肯定这些文明想要联系大明帝国也会非常的困难。
因为他通过技术手段发现其他星球距离奥拉星太远了。
哪怕是距离奥拉星最近的月亮都有38.44万公里,更别提那些更加遥远的星球。
目前人类制造最快的机器就是大明研制的长城洲际弹道导弹,末端速度能达到15马赫,可这速度放在宇宙中就是个龟速,需要一天一夜才能到月球。
钱万林起身看着窗户外面若隐若现的月亮,他不知道大明人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到月宫上探索的梦想,看看那里究竟有没有嫦娥和月兔。
虽然这些年大明的科技进步速度飞快,几乎是日新月异地步,但想要探索宇宙还远远的不够。
“组长,可以发射火箭了!”
“发射吧,让这枚火箭飞向那璀璨的星河,奏响我们大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开始征服宇宙的第一首激昂序曲吧!”
“是!”
随着钱万林的一声令下,火箭点火发射,巨大的尾焰像是一个火把一样照亮了大明人前往宇宙的路。
“光学追踪正常!”
“雷达追踪正常!”
“火箭一级发动机燃料耗尽,成功的与二级发动机分离!”
“火箭高度102公里,成功越过了万林分界线!”
“整流罩成功抛出,卫星已经进入工作状态,胶卷相机已经自动开始拍照!”
“火箭高度202公里,二级发动机燃料耗尽,成功丢弃!”
“卫星与二级火箭发动机成功分离。”
经过将近40分钟的升空后,大明的第一枚卫星——天问一号成功的飞抵了距离地面600多公里的近地轨道,同时卫星的火箭喷射器依旧在工作,直到距离地面800公里时燃料才耗尽。
在抵达预定轨道后,天问一号卫星开始正式工作,向大明地面发送了一条指令,这意味着卫星的工作状态良好,卫星发射成功。
“我宣布,咱们大明的卫星成功发射!”
“万岁!”
.......